當患肢受到直接或者間接地外傷暴力,而導致足部的骨質性連續中斷,臨床當中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X線、CT等影像學診斷。臨床骨折的患者從而也通過以上的這些檢查措施,評估是否需要進行保守治療或者是手術治療的方式。
無論是采取保守或者是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的方式,手術后或者是保守治療手法復位后,往往都需要進行石膏或者是外固定支具的固定。那么這就牽扯到我們的足部骨折以后需要固定到什么具體的位置,臨床當中從解剖層面來講人們有功能位和休息位。當然我們需要對骨折的患肢,把它固定到正常的功能位狀態,所謂的功能位也就是說患者在這個位置愈合好以后對以后的功能沒有大的影響。
足部的功能位是指的踝關節的九十度位,也就是足底與小腿脛骨長軸需要垂直九十度的位置,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后小腿三頭肌的攣縮,跟腱的攣縮,從而影響患肢功能。
在固定期間可以鼓勵患者進行未累及部位的直接關節的屈伸功能鍛煉,以及下肢肌肉功能鍛煉。最后總結一下如果骨折以后需要將患者固定在短腿的踝關節的九十度背伸位,也就是常說的足部功能位,只有這樣才能夠有利于患足以后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