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是不是發燒,可以通過體溫表中測量的溫度是否大于37.5攝氏度,即24小時之內體溫波動大于一度來判斷。
一般發燒在醫學上的術語是發熱。由于制熱源的作用,使體溫調節中樞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以口腔溫度為標準,體溫超過37.3攝氏度,或一日間體溫變動超過超出1-1.2攝氏度時即可認為有發熱,通常測量中的腋窩溫度不會超過37.4攝氏度。
按發熱高低可分為低熱37.3到38攝氏度、中等度熱38.1到39攝氏度、高熱39.1到41攝氏度、超高熱41攝氏度。
判斷是不是發燒,可以通過體溫表中測量的溫度是否大于37.5攝氏度,即24小時之內體溫波動大于一度來判斷。
一般發燒在醫學上的術語是發熱。由于制熱源的作用,使體溫調節中樞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以口腔溫度為標準,體溫超過37.3攝氏度,或一日間體溫變動超過超出1-1.2攝氏度時即可認為有發熱,通常測量中的腋窩溫度不會超過37.4攝氏度。
按發熱高低可分為低熱37.3到38攝氏度、中等度熱38.1到39攝氏度、高熱39.1到41攝氏度、超高熱41攝氏度。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健康自測大全 健康早知道
專業醫學量表 專業醫學團隊
掃碼關注完成健康自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