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性心臟病是因血壓長期升高,左心室負荷逐漸加重,左心室因代償而逐漸肥厚的擴張,而形成的器質性心臟病。
高血壓性心臟病多出現在高血壓病起病數年至十余年后,根據心動功能變化,可分為心功能代償期和心功能失代償期。在心功能代償期患者沒有明顯的自覺癥狀,而在心功能失代償期,會逐漸出現左心衰竭的癥狀,發病初期,僅在勞累、飽食或說話過多時感到心悸、氣喘、咳嗽,然后癥狀逐漸加重,上述癥狀呈陣發性發作,多表現為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并痰中帶血,嚴重時可發生急性肺水腫。
高血壓病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隨著病程的延長,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就會增加,而心臟病就是并發癥之一。因此,積極采取措施防治高血壓病,將血壓穩住,是防治高血壓性心臟病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