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源性耳聾就是指由于不適當的使用某種具有耳毒性的藥物而導致的耳聾。近年來,由于大量化學藥物和新型抗生素的不斷出現和廣泛應用,藥物性耳聾患者的數量正在逐年增多。調查顯示在全國1770萬聾啞人中,由于用藥不當造成的耳聾約占20%,藥物性耳聾已經成為新生兒先天性耳聾及成人天氣耳聾的主要原因。服用耳毒藥物后剛開始的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痛、耳鳴等癥狀,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引起眩暈、惡心、嘔吐等癥狀。
嚴重的還可出現站立或步態不穩,兩側肢體動作不協調等。一般在停藥后,幾個月甚至幾年兩耳聽力開始呈對稱性下降。也可在用藥期間出現最終導致耳聾。為了防止藥源性耳聾的發生,在使用耳毒性藥物時應注以下幾點:
一,耳毒性藥物尤其是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能不用則不用,必須使用則應選擇耳毒性較小、效果好的藥物。采用最小的有效劑量,盡可能縮短用藥時間。
二,用藥之前應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嚴格掌握藥物使用的適應癥,正確的選擇藥物做到對癥下藥。
三,老年人、幼兒、肝腎功能不全者及聽力原本就有損傷者應減少劑量或延長間隔時間。孕婦應禁用耳毒性藥物。
四,有的耳毒性藥物聯合應用時又加重毒性的作用,會加劇對聽神經的損害,因此應盡量避免使用兩種以上的耳毒性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