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的潛伏期為兩到四天,可以表現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皮膚或傷口白喉等,其中咽白喉是最常見的類型,占發病人數的80%。
主要的特征是在咽后壁可以見到白膜,白膜質地密,與周圍組織黏連緊密,不容易刮去,即使能刮去也很容易造成出血,有的膜成大片狀,看起來很厚,有的呈灰色,黃色,污穢的灰色,甚至因出血而呈黑色,同時患者可有發熱體溫達38到39攝氏度,頭痛,厭食,惡心,流口水,嗓子痛,同時伴有下頜和頸淋巴結腫大。
人群對白喉普遍容易感染,但是不同年齡組之間有很大的不同,六個月以下的嬰兒有來自母親的保護力,很少發病,兩到十歲發病率最高,由于計劃免疫的推廣,在我國白喉已經很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