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在選用藥物治療時,一般選用具有增加心肌供氧量,減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代謝功效的藥物。
一,曲美他嗪。曲美他嗪可以減少心肌缺血發病的頻率,增加心肌代謝的次數,在發揮療效的同時沒有明顯的副作用。嚴重心肌缺血時,曲美他嗪減少了游離脂肪酸的氧化,同時伴有糖氧化速率增加。
二,硝酸酯類。如消心痛、硝酸甘油和單硝酸異山梨酯,劑型包括片劑、針劑、貼膜和噴霧劑等。硝酸酯類抗心肌缺血的機制是降低前、后負荷及耗氧量,改變心肌血流重新分布,有利于缺血區的灌注,但這類藥可迅速發生耐藥性,停藥后可逆轉。
三,鈣拮抗劑。如:心痛定、合心爽、異搏定和氨氯地平等。鈣拮抗劑抗心肌缺血的機制包括直接對缺血心肌有保護作用,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工作效率,增加缺血區心肌供血,促進內源性一氧化氮的產生與釋放。這類藥物沒有耐藥性,可反射性增快心率,有的藥物有輕度負性激勵作用。
四,β受體阻滯劑,這類藥物抗心肌缺血的機制包括β受體阻滯,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缺血區供血,改善心肌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