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脊髓病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肝病并發癥,主要累及神經系統,緩慢進行性的痙攣性截癱為特征性表現,脊髓側索和后索脫水鞘病變為主要病變。肝性脊髓病發生于肝硬化的失代償期,肝功能減退,門靜脈高壓為突出表現。患者有食欲減退,厭食,惡心嘔吐,腹脹乏力,肝脾腫大,腹水,蜘蛛痣,上消化道出血等表現。
肝性脊髓病發病原因不明,主要考慮是由于門靜脈高壓,肝硬化引起,肝臟解毒功能障礙,血胺增高,造成腦組織代謝障礙有關。
肝性脊髓病的患者可以表現為血氨升高,如出現肝性腦病,表現為心快,興奮,睡眠差,遲鈍,無意識多動煩躁,意識模糊,嚴重者可昏迷,積水的癥狀與腦部的癥狀并不平行。有些患者脊髓病的癥狀程患慢性進行性加重,表現為雙下肢沉重感,走路費力,雙下肢顫抖不靈活,逐漸發展成對稱性截癱,早期呈升值性截癱,其張力增加呈強直狀,有折刀現象,到晚期可以出現四肢癱瘓,運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