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愈合有不同的階段,一開始骨折周圍的血腫慢慢變成類似于“肉”的東西(想想殺雞后的雞血放一段時間),然后這些“血塊”逐漸變成纖維骨痂,也就是有一定韌性的組織。再后來這些軟骨痂包裹在骨折端周圍演變成硬骨痂,這個階段大概是術后6-10周。如果這時候恰好去復查,可能會發現X片上骨折的地方有一大片骨頭,很“丑”。
但是隨著愈合的進程,開始能夠下地負重或者用骨折的肢體進行功能鍛煉,大腦會“命令”體內的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來改造這些骨痂,讓它們順著骨骼的方向來給骨痂塑形。這就好比家裝修房子,一開始看戶型不怎樣想改造,于是雇了兩波工人,一波人負責拆(破骨細胞),一波人負責建(成骨細胞),最終按照設計的樣子,裝修成滿意的房子。所以大多數人在半年或者一年后再拍X片復查會發現,原來的“丑”骨頭,變順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