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是一種中醫理論概念,是指人體內的濕邪。如果濕氣過重,身體出現了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
在中醫理論中,濕氣包括內濕和外濕,外濕主要與外界環境有關,比如長期處于潮濕多雨的環境、淋雨等,使得濕邪侵入人體。內濕通常是人體自身的臟腑功能失調導致,如過度食用生冷、油膩、甜食等,也會損傷脾胃,導致濕氣內生。患者通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困倦、頭腦不清醒等,還可能會存在大便黏膩不爽,舌苔厚膩等癥狀。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祛濕的食物,比如薏米、紅豆、冬瓜、山藥等,避免食用生冷、油膩、甜食等易生濕的食物。
如果癥狀比較嚴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清熱祛濕顆粒、參苓白術散、香砂六君丸等藥物治療,可以每天進行適當的運動,比如瑜伽、太極拳、慢跑等,能夠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脾胃功能,有助于濕氣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