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腦病常因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放腹水、大量排鉀利尿等誘發。臨床表現由于肝臟病病因病程緩急、肝功能損害程度及誘發因素的不同而很不一致,病情波動較大病程的初期以意識障礙為主,常伴有異常行為表現。急性表現通常是可逆的,可以進展到昏睡以致昏迷,也有中途停頓而恢復正常者慢性病例,則以智能和人格障礙為主,間歇發作者可有反復出現的意識障礙,其精神癥狀表現如下:
(1)意識障礙;初期往往表現迷惘,恍惚、注意渙散、感知錯誤等,可有嗜睡或晝睡夜醒的譫妄狀態,進一步可出現近視,記憶減退和定向障礙(首先影響耐間與地點定向),也可出現意識渾濁或諸妄,有的伴發錯覺或幻覺。
2)行為障礙:其與意識障礙常不能分割,往往一開始就伴同出現。多為煩躁不安、興奮多言及輕躁狂樣表現,常見異常行為素亂如倒穿衣褲、當眾便溺等。
3)智能和人格障礙:多見于慢性病型。間歇發作者常呈情緒不穩、舉止輕率、兒童樣幼稚表現等,少數可見多疑及關系妄想,同時可有近事記憶減退及領悟判斷能力下降等;少數慢性持續性則出現明顯的智能障礙,甚至明顯癡呆。神經癥狀:可出現步態不穩、發音不清、眼球震顫及撲翼樣震顫還可有腱反射亢進、肌陣攣、肌張力增高,也可有摸索動作和強握反射。腦電圖改變:早期便出現彌漫性兩側同步高幅日波,然后可見同步高幅波,昏迷加深則常見特征性的三相波治療原則是:去除誘發因素,積極處理原發病,禁用麻醉催眠劑和吩噻嗪類藥物,以免促進意識障礙的發生。必要時可用水合氯醛、安定等藥物,控制興奮躁動或驚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