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壞疽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發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的發生率高三十倍,糖尿病下肢壞疽多發生于五十歲以后,六十到七十歲則更為常見,壞疽可以突然發生,但多數是緩慢發生的,糖尿病下肢壞疽患者除有糖尿病“三多一少”臨床表現及檢驗特征外,還有以下一些臨床特點:
一、壞疽多發生于側支循環不發達的足肩部,壞疽發展快、范圍廣。
二、多見于肥胖成年型,且病程長及血糖經常控制不佳者。
三、發病者年齡較大。
四、多為濕性壞疽,常有繼發感染,疼痛相對較輕,為預防糖尿病下肢壞疽,除了積極治療糖尿病及高血壓、高脂血癥等病癥外,還應避免各種誘因,如燙傷、小外傷、血擠壓傷疾及足蘚感染等,保持局部干燥清潔,早期治療腳的雞眼,對輕微的外傷也應及時治療。
五、預防感染,一旦發生感染應選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療,另外平時要保護肢體,尤其冬天要注意保暖。